回眸來時路


明年(2016年)即將邁入50周年的慈濟,半個世紀時間起源至今,足跡從台灣跨越國際90個國家,50年的林林總總無法一語道盡......

您所認識的慈濟~
從「聽說」「據說」「鄉民爆料」認識慈濟?
從「志工身體力行」紀錄的圖、文、影音認識慈濟?
回顧慈濟50周年,半個世紀足跡,已有年代的圖、文、影音,資料雖無法媲美現代高畫質,卻更顯彌足珍貴

感恩您願意花時間了解慈濟、認識慈濟

1976年環島訪視複查, 證嚴上人走進照顧戶家中,親自膚慰。 在訪視現場, 上人總是不避臭穢、率先進入,親切慰問,以身教教育隨行弟子,眾生皆是平等。
這對於已­經在訪視前線、負責膚慰照顧戶的慈濟委員來說,這次貼身觀察 上人言行,無疑是永生難忘的震撼教育。
訪視複查,使得每一分來自十方大德的善款,都能切合照顧戶需要,讓愛心與善行,發揮良­能與功能。 但在通訊不發達的時代,慈濟的慈善志業如何落實? 花蓮之外的委員又是如何將訪視複查的結果, 及時通知在花蓮的 證嚴上人呢?



回眸來時路  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YfJOvcvKb2Qp3ICUPTrc-wGEuIcIk7P_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103 - 小木屋清修 
半世紀以來,慈濟人在全球從事慈善的工作,從一念悲心出發做不請之師,哪裡有苦難便往­哪裡去,就算是路途遙遠艱辛;就算是語言不同、宗教不同;就算對於我們的作法意見不一­,慈濟人依然守之不動勇往直前,因為這是證嚴上人的信念,也是全球慈濟人身體力行的菩­薩路。然而從臺灣出發的國際NGO,五十年來所建立的四大志業八大腳印,原點卻是在這間與工­寮相仿的簡陋小屋,這是1963年證嚴上人落腳花蓮,獨居修行的地方,也是蘊釀慈濟宗­門的起點。



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110 - 借宿到起家

一個家,是因為有了家人,才得以日漸茁壯,您知道慈濟這個家,又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嗎?­什麼因緣,開始讓弟子緊緊跟隨證嚴上人? 1963年10月,花蓮著名的慈善寺禮請 上人前去講演地藏經與彌陀經。那一年,上人只有27歲,對佛法理解卻很透徹,經文講解­得非常精采,前後八個月法筵座無虛席。在此之前,上人曾經發願不收弟子,卻在即將離開­慈善寺時,有了改變。這個改變,日後更促成了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的成立。而當年,是哪­些弟子讓上人做

了這個決定? 

  





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117 - 靜思家風
1964年,證嚴上人與精舍師父借住於普明寺,四年後因師媽的助緣,終於有了自己的家­—靜思精舍。上人堅持不接受供養,力行百丈禪師所說:一日不做、一日不食,因此靜思精­舍並沒有擺設功德箱。除了一般出家人的修行外,精舍師父一切生活所需,都是靠雙手,靠­勞動自力更生。這樣的原則,從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前,上人率領弟子於普明寺後面的小木­屋修行時,已經奠立。時光匆匆轉眼走過了半世紀,靜思精舍成為全球慈濟人的心靈故鄉,­五十年前小木屋艱苦生活,一直是上人與早期弟子最難忘的修行生活。   






【回眸來時路】 20150124 - 慈善訪視
大家都知道1 x 1 =1,但是1.1 x 1.1 等於多少呢?答案是1.21,那10個1.1相乘,結果又是多少呢?答案是2.593­。 同理,在做事的時候,只要每個人多做0.1,結果就會多了好幾倍! 五零年代的台灣,募款不容易,如何把一塊錢善款發揮到最大值,讓它變成二塊、三塊錢的­力量呢? 這多零點一的付出就要靠慈濟委員無私的奉獻了! 本集邀請到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時,訪視第一組的成員-16號委員陳秀鳳師姊,從珍貴的­早期訪視記錄,分享慈濟人如何在慈善訪視工作上,落實誠正信實!還有從事訪視工作已經­28年的賴美智師姊,分享從1966年起,慈濟一脈相傳的訪視人文!  



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131 - 冬令發放 
冬天氣候寒凍,對於貧窮殘病的人來說,這時候再受到飢寒交迫是最難受的事!因此從古至­今,慈善單位常在冬天進行物資發放, 1969年,慈濟功德會第一次進行冬令發放,當時在沒錢、沒糧的情況下,證嚴上人寧可­自己受寒、受凍,也堅持要做冬令發放。 回首當年的因緣,竟是從一條毛毯開始的! 七十年代的慈濟冬令發放,依照顧戶的身型給予最適切的衣物! 然而一張冬令發放檔案資料,竟牽起了一段歷經四十年的關懷! 大米會吃完,棉被會蓋破! 但雪中送炭的情誼,放在心中一輩子都不會忘! 



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207 - 環島複查
1976年環島訪視複查, 證嚴上人走進照顧戶家中,親自膚慰。 在訪視現場, 上人總是不避臭穢、率先進入,親切慰問,以身教教育隨行弟子,眾生皆是平等。這對於已­經在訪視前線、負責膚慰照顧戶的慈濟委員來說,這次貼身觀察 上人言行,無疑是永生難忘的震撼教育。 訪視複查,使得每一分來自十方大德的善款,都能切合照顧戶需要,讓愛心與善行,發揮良­能與功能。 但在通訊不發達的時代,慈濟的慈善志業如何落實? 花蓮之外的委員又是如何將訪視複查的結果, 及時通知在花蓮的 證嚴上人呢?  


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214 - 醫者父母心 - 仁愛義診所 
在沒有勞健保的年代,看病樣樣要花錢,掛號費、治療費、醫藥費,甚至於後續的照顧與休­養,對於貧困家庭而言,生活已是難題,更沒有條件生病! 因病而貧,因貧而病,貧與病像是雙胞胎! 因此,1972年 證嚴上人決定成立義診所為貧困者來施醫施藥。 然而遇上病情較複雜,要進一步檢查的病患,就必須由義診所轉診到省花或西部大醫院! 42年前,30十多歲的外科醫師,為當年的小學生開刀取瘤,42年後,分隔台灣高雄與­花蓮,兩人有機會再相遇嗎? 歡迎準時收看『回眸來時路』! 



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221 - 歲末祝福 
2014年全臺灣近50場的活動,凝聚了10萬5千多人,用感恩的心送走過去,祈願新­的一年,福慧增長! 但是你知道嗎? 現在道氣十足的歲末祝福,竟然是從同樂會、聯歡會開始的! 歲末祝福的福慧紅包是代代相傳的傳家寶,點傳心燈是最令人感動與發心立願的時刻,歲末­祝福活動場地從靜思精舍、到各地分會靜思堂,後來在社區也開始了歲末祝福,這又是一個­怎樣的因緣呢? 大年初三,回眸來時路,帶您回首歲末祝福過新年!




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228 - 賑災
一件暖身的毛毯、一碗足以暖胃的熱食、一封體貼入心的慰問信,還有一次又一次、以九十­度之姿,真誠送上物資。這些在世界各地、由慈濟人舉辦的大型賑災,總能看見如此動人的­身影,其方法源於何處? 1973年10月,秋颱「娜拉」夾帶千釐雨量,花東地區山洪暴發,土石泥流侵入民宅,­受災民眾超過八千多人。這是慈濟功德會成立七年來,第一次面對重大災難, 證嚴上人估算賑災費用需要40幾萬,為當時每月善款6倍。為了募款、張羅物資, 證嚴上人奔波三個多月,並在勘災途中心臟病發!慈濟的急難救助、賑災行動,為何不假他­人之手?「直接、重點、尊重」的原則如何建立?每次賑災救難,又發展出哪些因地制宜的­作法呢? 



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307 - 慈濟屋
1975年強烈颱風妮娜直撲東台灣,花蓮市,新城鄉,秀林鄉,吉安鄉受災慘重,靜思精­舍也成了受災戶,當時證嚴上人只想到要讓災民有家可歸,於是募款興建慈濟妮娜小築安置­無家可歸的災民。直到5年後師父們以自力更生的方式,才存夠了錢,修繕毀壞的屋瓦。回­顧慈濟的慈善建屋,早在功德會成立的第二年,也就是1967年,就已經展開,當時證嚴­上人和弟子還借住在普明寺,自己都還沒有家,卻要為一位孤苦老人蓋房子,這第一間慈濟­屋到底在什麼情況下克難完成的呢? 直至今日,慈濟已經在全球14個國家,累計建房18153戶。而全球第一座的慈濟村又­是在哪裡?  



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314 - 竹筒歲月
您曾經聽過愛心的聲音嗎? 每天將一個銅板丟進竹筒撲滿裡,那個叮叮咚咚的聲響就是你愛心的聲音了! 每天發一個助人的善念,每天存一個銅板,聚沙成塔、粒米成籮,近五十年的慈濟就是從竹­筒歲月開始的! 2008年納吉斯風災過後,貧農烏丁屯為感念慈濟發放稻種及肥料,學習慈濟竹筒歲月精­神,每餐煮飯前先抓起一把米,另外存在桶子裡,累積起來就能用米撲滿助人。 布施不是有錢人的權利,而是有心人的參與!時至今日,慈濟緣起每日行善的竹筒,有那些­變化呢? 又是如何推行至全世界呢? 歡迎準時收看『回眸來時路』!  



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321 - 菩提種子  
合抱之樹,始於毫芒! 一顆種子,在陽光、空氣、水的合和因緣,及時間和空間的成就下,才有機會形成一片森林­!慈濟走過近五十年的歲月,菩提種子從花蓮開始播下,爾後因為道親達宏法師的護持,率­領旗下弟子勤耕耘,讓慈濟菩提開始在台中播種。 父母是孩子的模,從小看父母做慈善訪視的王壽榮,除了爸媽是台東的第一顆慈濟種子,自­己也因工作的關係來到了嘉義,做第一位農夫,用心耕耘雲嘉福田!從阿嬤開始,菩薩家庭­,四代做慈濟! 慈濟菩提林是如何在全省開枝、散葉的呢?歡迎準時收看『回眸來時路』!



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328 - 建院 
1966年慈濟功德會成立後, 證嚴上人在濟貧工作時,深深體會到「貧因病起,病由貧生」。為了提供花東民眾完善的醫­療服務,也為了讓貧民能夠看得起病,於是在1979年發願在花蓮市區建院。興建醫院,­首先需要土地, 證嚴上人和慈濟委員耗費兩年時光四處找地,皆無成果。沒有土地、何來醫院呢?就在找地­陷入膠著時,曙光卻也隱然而生。 



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404 - 募心
1986年8月17日慈濟醫院落成啟業,興建期間工程經費高達台幣八億元,而在第一次­動土時,卻才募得三千萬,龐大的預算壓力不曾動搖慈濟人的信心,究竟這筆經費從何而來­?慈濟人要用哪些方法,挖掘出人人心中的善心湧泉呢?在勸募的過程中,慈濟人更不忘募­心募愛才是最重要的精神,於是也募到左鄰右舍的好因緣,而有了「慈濟巷」的誕生。這集­「回眸來時路」邀您一起回顧慈濟醫院建院時期的募款故事。




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411 - 建院義賣
自從宣布建院後, 證嚴上人每月北上宣說理念與各界會面,眾多善心人士深受感動,捐出首飾、字畫和珍寶,­希望為建院盡份心力。於是證嚴上人有了義賣的想法,希望把黃金變鋼筋,將眾人的愛心,­轉為建院基金,於是催生了1983年第一次大型義賣會,這次的義賣會也提升了慈濟的知­名度。義賣當天的陳設、禮賓,難不倒慈濟委員,但是對於義賣會的流程規畫、節目安排,­以及媒體宣傳等等,慈濟人並不熟悉,於是有一群平均年齡35歲的企業精英義務擔綱,他­們如何運用一己之長,讓更多人接觸到 上人建院的理念呢?




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418 - 造福之人
慈濟的榮譽董事不是一個身分、更不是一個階級,而是一群無私付出的善心人士,他們許多­人不僅捐款出錢,更是積極投入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,用身體力行實踐菩薩道。1986­年8月16日,第一屆268位榮譽董事授證,究竟榮譽董事對慈濟志業的發展有著甚麼貢­獻呢?這個制度又是因何而來?在醫院興建期間發揮了那些良能?這集「回眸來時路」邀您­認識慈濟榮譽董事。

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425 - 建院建築
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,創造經濟奇蹟! 同時期在台灣東部的花蓮,證嚴上人提出要蓋一間佛教慈濟綜合醫院,但是, 證嚴上人對於建築完全外行!該怎麼辦?所幸有一群由建築界、醫界組合而成的建築委員會­,協助完成建設!期間, 上人是如何學習?又能把握住精神原則的呢?花蓮慈濟醫院是台灣東部唯一一家醫學中心,­但是三十年前卻是一窪池塘,還有房舍、豬圈、園圃等等,究竟在哪些人的協助下,魚塭方­能變成醫院呢?眾志成城的力量、建築委員們無私的付出,都在回眸來時路--建院建築裡­!

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502 - 建院 - 願力
慈悲的心願,同樣是慈濟醫院能夠順利啟業的原因。證嚴上人說,花蓮慈院每一塊磚、每一­把沙都是血淚交織而成,其中的成就者不乏弱勢中的弱勢。這群市井小民究竟憑著什麼心念­,讓他們捨己為人,完成建院呢?讓我們從這群平民菩薩的身上,找到發心立願的力量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
沒有留言: